永利官网科研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行业需求为导向,恪守“修身治学、树木树人”的办学宗旨,牢记“推进东北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办学使命,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引领、社会服务为支撑、文化传承为使命”的办学理念,推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强院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
学院科研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在校院两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大力实施科研兴院发展战略;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扎实工作,守正创新,全面推进落实学校十五五的目标任务,努力取得新进展,迈入新阶段!
学院积极引进科研骨干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出台和修订了各项科研激励政策,制定了各项科研工作流程;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为加快推进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支撑保障。
目前,学院现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包括“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工作站(NAIS)”,“黑龙江省道路结构与绿色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桥梁施工控制与检测加固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寒地道路交通运输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与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建了“国家寒地低碳建筑技术研发中心”,与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共建了“黑龙江省寒区公路工程技术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此外,还建有5个校级科研平台:“交通研究中心”“冻土研究所”“建筑结构研究所”“风工程与防灾减灾研究中心”“人工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研究所”,为汇聚科技资源、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截止目前,学院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科技部社会力量奖、地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2020年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交通厅项目等330余项;承担横向项目900余项,累计纵横向到账经费达2亿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余项,转化到账金额260余万元,推动国家和地方科技驱动创新、科技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1000余篇,其中中科院Top期刊12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140余项,软件著作权50余项。
科研项目、科研成果量质齐升,广泛开展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技术服务,在各方面均有新突破。学院3个省重点实验室分别于2019、2020、2022年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基地奖励,发展势态良好。
学院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与黑龙江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投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隆兴公路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等多个行业单位签订了产教融合战略全面框架合作协议。在国、内外承担了多个工程建设施工监控与检测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学院每年邀请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精英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深化交流合作。2019年7月成功承办了第二届国际无伸缩缝与可持续桥梁研讨会,2019年8月成功承办了东北四省区力学会议,2022年7月校庆期间举办18场次的学术报告,2019年9月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2022年7月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了第五届全国寒区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2023年8月主办了2023 The Belt and Road’ Gr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um2023“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论坛。
学院教师出国访问交流5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30余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0余人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承担了新加坡、苏丹、孟加拉、冈比亚、圭那亚等国际合作工程项目。
积土为山,兴木成林;交广天地,通达万物!在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东林永利官网的师生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科研兴院,努力做到责任、使命、担当,继续推动学院科研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具有寒区与绿色生态环保特色、国内一流的永利官网而努力奋斗!